姜俊亮老師系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學風專員,中共黨員,聲樂碩士。在專業方面屢屢獲獎,2014年9月獲“韓國·亞洲音樂藝術節”聲樂大賽金獎,2014年10月獲全國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上海市選拔賽金獎,2017年5月獲上海市閔行區中小學校歌十佳優秀作曲獎,2019年12月原創歌曲《愛,就有力量》入選上海市資助育人成果展。
在網絡采訪中,姜俊亮老師談了其創作歌曲《全是因為愛》的初衷。
★向抗擊疫情奮不顧身的一線工作者致敬
疫情當前,我在眾多媒體報道中看到太多醫護人員為了抗擊疫情奮不顧身奔赴前線,成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逆行者”,他們是最值得我們崇敬的人。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在某個短視頻平臺看到一個9歲的小朋友在爸爸陪同下去看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媽媽,母子倆只能隔著三四米遠,小男孩對著穿著厚厚防護服的媽媽喊著“媽媽,我想你,給,這是給你帶的飯”,說著向前走了幾步,把飯盒放在了地上又退了回去。母親向前幾步拿起飯盒后也退了回去,給了孩子一個隔空的擁抱,瞬時間母子倆淚如雨下。看到這個視頻我感到特別心疼,不知道像這樣因為抗疫而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人還有多少,我多么希望這場疫情趕快結束,讓所有的團聚都變得一如平常,不再奢侈。
雖然知道待在家里不出門就是在為抗擊疫情做貢獻,但總想著除此之外我還能再做些什么?于是,想創作一首歌來致敬所有抗疫人員的想法迸發了出來。一首歌當然不能阻止一場疫情的發展,也不能實質性的去挽救一個即將離去的生命,但哪怕能讓一個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奮斗的逆行者得到安慰,哪怕能讓一個“不淡定”的病毒攜帶者或謠言的“信徒”變得淡定和明智,那就是這首歌最大的意義。
★寫一首屬于同學們身邊的“紅歌”
作為一名輔導員,在這場疫情之下,學生的身體狀況是我關注的重中之重,但學生們的情緒管理也不容忽視。多渠道、多途徑的新聞傳播媒介,讓許多謠言在這個特殊時期蔓延開來,在學生們的“朋友圈”中難免看出有些同學的觀點有失偏頗,情緒低沉。一味地說教和一股腦的正能量推文傳播雖能起到緩解作用,但是這些傳統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難以真正打動同學們的心,所以這一點也是觸發我去寫一首非常時期的非常的歌的原因。藝術作品的能量有時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的紅歌,不知道鼓舞了多少軍心。所以,這一次我決定寫一首屬于同學們身邊的“紅歌”,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為抗擊疫情做出每個人應有的貢獻。
★創作一氣呵成,耗時不到一小時
歌曲的整個創作過程非常快,從拿起筆到最終完成,詞曲創作僅耗時不到一小時,刷新了姜俊亮老師的寫歌速度。前期,他觀看了大量關于一線醫護人員的新聞事件和視頻報道,回想著一幕幕“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一線工作者抗疫畫面,多少文字和旋律都在不經意間寫了出來。
★居家順利完成錄制
歌曲完成后,姜俊亮老師第一時間錄好小樣發給學工部和學院領導,得到了他們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做了些許修改后,后續的伴奏制作、歌曲錄制一氣呵成,這也是姜俊亮老師第一次在家里成功嘗試完成歌曲錄制。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姜俊亮老師的歌曲帶給我們愛和希望。相信等到春暖花開時,因為抗疫而不能回家的逆行者可以和親人團聚,因為身負重任而疲累憔悴的臉龐能重新展露笑顏。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