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徐瑞哲
“那個背老人做核酸的‘小藍’,原來是阿拉體育老師!”4月1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師生發現,在流傳中的那段小視頻里,被居民豎起大拇指的人正是自己學校體育部的老師。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不止于此,在上海高校,有些校園封控之外的教師,雖然暫別熟悉的講臺,卻在社區沖上“疫”線。其中有人是上海工匠,有人是退休教師;而戰“疫”關鍵時刻,他們都成了 “多面手”,成了最給力的志愿者、最有愛的好鄰居。
最強體育老師 “背起的愛”
這些天,志愿者“小藍”背著社區老人完成核酸檢測的視頻感動了很多人。視頻中,有一位“最強體育老師”,他名字普通,就叫劉強,來自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體育部黨支部。他家在浦東新區高行鎮浦江東旭公寓,在得知自己居住的小區被隔離后,劉強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社區戰“疫”志愿者,并擔任社區志愿者10隊隊長。
他挨家挨戶敲門,輔導了很多獨居老人成功申請核酸檢測二維碼。而當遇到行走不便的老人時,劉強就二話不說直接背起老人去做核酸檢測。這暖心的一幕,這份“背起的愛”,被社區居民用手機記錄了下來,才被學校方面獲知。

不僅如此,劉強在用心完成網上教學任務同時,還在夜里變身“大白”,主動承擔起小區快遞的分揀和派送工作,經常忙碌到凌晨兩三點。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能投身社區的抗疫志愿服務,是我的榮幸,應有的擔當?!彼|樸地說:“我們相信:冬日已去,春暖將至。”
工匠能手秒變愛心“閃送員”
當線下教學按下暫停鍵,老師又將一身技能用在了最需要的人身上。來自上海二工大工程訓練中心黨支部的高鳴,既是大學教師,也是“上海工匠”。3月下旬,高鳴了解到有位教師家屬前一天開始被封閉在醫院,在一起隔離的還有一名2歲的幼兒,急需一些物資。

當高鳴所住浦東新區塘橋街道塘東小區剛剛“解封”,這位老師就第一時間主動表態:“我去!”拿到受助老師的需求清單后,高鳴立即行動,化身“快遞員”。為減少與外界接觸,他盡量“收集”自己家里的食品與日用品,他的家人還熱心提供了保暖衣物,并貼心準備了方便提攜的大號“蛇皮袋”。

做好防護和備好物件后,高老師馬不停蹄頂著風雨,前往藥房采購額溫槍、降溫貼等常備醫藥用品。僅僅1小時內,就將所有物品集齊,“閃送”到了醫院門衛室。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工匠精神同樣亮了。
銀發教師打過鋼釘不下前線
家住楊浦區五角場藍天小區,二工大退休教師朱惠麗長期擔任2號樓的小組長,平日里就熱心為居民服務。3月里,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恰逢小區全員核酸檢測,她冒雨和愛人一起到現場做志愿者。

核酸檢測結束,她又一家一戶統計數據,核對清楚應檢盡檢人數。旁人未必清楚,朱惠麗腰椎曾患嚴重疾病,動過大手術,打了6根鋼釘。然而,她穿起“大白”防護服,就不下前線,義務服務小區老老少少,做到不漏一戶、不拉一人,用“繡花功夫”做好不起眼的小事。在她看來,不論是配合風險排查、核酸篩查還是參與社區管控,自己認識的不少銀發黨員,這段日子都留下了一抹最美“夕陽紅”。

事實上,從背運老人、閃送醫院到“退而不休”,朱惠麗與劉強、高鳴一樣,在各個社區亮出了一個共同的黨員身份:用微光燃成火炬,照向申城家園。
原始鏈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67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