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來源:學習強國 作者:劉彥緯 陸海容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聚焦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建設,通過調查研究不斷掌握學校發展的實情、找到解決問題的癥結,抓住學校目前開展的專業建設與發展的重大契機,從“專業”小切口破解發展大難題。
凝練專業建設經驗,彰顯發展的“長板”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以專業建設為契機,依托上海先進熱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熱物性大數據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共建“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啟東研究院”等,用學科專業建設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為學校發展注入新活力。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學校新增三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個工程認證專業受理。目前,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增至18個,形成優勢專業引領帶動全校專業發展的新格局,不斷彰顯發展的“長板”。
提升專業建設質量,補齊發展的“短板”
進入新發展階段,高等教育尤其是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應用型高校,學科和專業建設應該如何適應新征程新發展需要?這是一直以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著力探索的問題。
暑假伊始,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召開專業建設與發展專題會議,讓學院院長帶頭“說學科專業規劃”,分享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基本思路、機制建設和主要做法,專業負責人現身“說專業”,講述在學科專業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效經驗和未來的規劃等相關內容,通過“說專業”的方式找到發展的“短板”,不斷提升專業建設的質量。主題教育校院兩級中心組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論述與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圍繞提升學科專業建設質量展開交流研討,不斷強化問題導向,通過分享討論,把握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形勢要求,凝聚全校師生為強國教育建設作出貢獻的共識。
面對部分專業高等工程教育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不匹配的瓶頸,學校通過優化和調整原有相關工科專業,聯合上海浦東新區現代產教融合促進中心及智能制造相關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建浦東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圍繞解決智能制造領域工程能力培養,將企業對工程師培訓課程融入課程體系,以更好地提升專業質量,培養社會適需的智能制造新工科復合型人才。
做好專業建設頂層設計,鍛造發展的“新板”
學科專業結構和質量直接影響學校立德樹人的成效。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以“地高建”高水平學科建設為契機,定位“智能制造”與“節能與新能源材料”兩個特色領域,通過融合藝術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與科學等相關學科方向,培育建設“機械工程(智能制造)”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節能與新能源材料)”兩個高原學科;聚焦人工智能重點細分領域,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學科為主體,融合理工多個學科方向,培育建設“人工智能新興交叉學科”;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能源、環境、材料、數學、物理、經濟、管理等多學科優勢,培育建設“能源與環保新興交叉學科”,從而實現學科專業的更新再造,鍛造發展的“新板”。學校今年申報增設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和“標準化工程”兩個本科專業也成功獲批。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著力推動落實產教融合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建設,以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為需求,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新動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奮力為教育強國注入發展新動能,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用技術大學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