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流轉,歲月織章。2023年即將到來,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向辛勤耕耘、勤奮學習的全校師生員工,向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廣大校友以及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愿!
回首2022年,意義非比尋常。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挑戰,全校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構建學校新發展格局,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譜寫學校發展新篇章。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一年來,學校統籌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實現了各項事業持續向上向好。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材料工程系黨支部獲批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電子廢棄物研究中心黨支部順利通過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驗收。學科布局不斷優化,新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基本形成本科生學院碩士點全覆蓋的布局。教育教學工作成效顯著,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新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1個、市級8個,15門課程獲2022年度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立項;環境工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茖W研究邁出新步伐,申報的“上海市熱物性大數據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首次獲批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成為我校又一省部級學科平臺。新入選東方學者1人、“上海工匠”稱號教師1人,并獲浦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上海市領軍(海外)人才項目等立項資助,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和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多項。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能力得到新提升,積極推進上海市職業技術教師教育學院和上海勞模學院建設,開展勞模精神育人,推進校企聯合育人,舉辦5個高質量勞模班,入選新能源發電工程類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上海市學生(青少年)科創教育基地。產教融合不斷深化,學校深入開展與中國商飛、華虹集團、江南造船、上海電氣、航天八院、上海建工、寶鋼股份、聯想集團、環境集團、上港集團、中銀上海市分行、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等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立足區位優勢,投身浦東新區引領區建設,成立浦東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舉辦搬遷浦東二十周年系列活動,深入開展校地合作。面向長三角地區,主動上門“揭榜攻關”,與浙江省武義縣共建“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江蘇省啟東市共建“啟東研究院”,扎根產業應用一線,賦能成果轉化落地和企業轉型發展。人才培養工作取得新成果,育人捷報頻傳。朱珂、梁俊兩名同學分獲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貨運代理項目與網站設計與開發項目金牌和銅牌,實現我國在該項目上獎牌零的突破。2022屆畢業生就業率高于上海市和應用技術型高校平均水平,26個專業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達到100%,為上海高校就業實現全國三連冠做出了應有貢獻。
2022年,全校師生凝心聚力,用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詮釋責任與擔當。連續五年參與進博會等重大展會賽事志愿服務,學校榮獲“上海市進博會志愿服務先進集體”。5名同學入選上海市西部計劃志愿者,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上半年的大上海保衛戰中,學校各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師生員工在做好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服務保障的同時,主動擔當、逆行而上;在新近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面對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全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志愿者挺身而出、忘我奉獻,圓滿完成二工大考點任務,校園內外無不留下了二工大人義無反顧的身影和奮斗者篤行的足跡。
回首2022,我們壯志在胸;展望2023,我們信心滿懷。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知責于心、擔責于肩、履責于行,讓我們錨定既定奮斗目標,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積極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上海城市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時代發展的新征程上奮楫揚帆,勇毅前行,共同書寫學校發展新篇章!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校黨委書記 校長
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