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我校2025級學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校領導陸敏、謝華清、吳沛東、翁德瑋、丁彬,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王健超,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長李小慧,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曾藝鵬,二級教學單位黨政負責人、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學生工作負責人、教師代表、輔導員代表、全體2025級新生出席典禮。典禮主會場設在校體育館,6個分會場同步實時高清直播。開學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吳沛東主持。
典禮上,校黨委書記陸敏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歡迎大家加入二工大的大家庭,激勵著新生們將“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校長謝華清寄語全體新生,他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對2025級新生表示熱烈歡迎,向辛勤培育他們的家長、老師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謝華清從學校發展的鮮明特色、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以及對新生們的期許等方面給全體新生帶來了“校長第一課”。他表示,學校的發展始終與國家發展休戚與共,希望大家把個人夢想融入強國建設的時代浪潮,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屬于二工大人的青春力量。
謝華清向全體新生提出三點期望:一是立大志:錨定應用航向,筑牢夢想之基。希望同學們懷揣“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的赤子之心,直面“卡脖子”技術難題和產業升級需求,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未來在服務產業、奉獻祖國中熠熠生輝。二是存好奇:深耕科技未知,探索應用之境。好奇心是科學發現的起點,更是應用型創新的源頭,他鼓勵同學們保持對技術前沿和產業痛點的好奇心,從異常數據中尋找突破,在跨界碰撞中激發靈感,讓好奇心成為應用創新的源頭活水,在技術未知與應用落地的邊界上不斷拓荒。三是養習慣:錘煉應用本領,鑄就卓越之路。倡導學生養成“每日三省”的反思習慣、“知行合一”的實踐習慣和“終身學習”的成長習慣,將圖書館、實驗室和企業生產線作為“練兵場”,使勤勉成為肌肉記憶、創新成為本能反應,最終成長為“精技術、重責任、善創新”的棟梁之材。
智能制造與控制工程學院張飛老師作為教師代表發言。面對“機器越來越聰明,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關鍵問題,他給新生們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敢于質疑,在人與機器的協作中成為“提出真問題、創造新可能”的人。二是要懷工匠精神做事,攜人文情懷做人,在追求技術精度與效率的同時,始終不忘科技的溫度與倫理的邊界。三是要主動打破知識壁壘,在跨界整合中發現真問題、創造新價值。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劉婷婷老師作為輔導員代表發言,她與新生們分享三點心得:一是保持“歸零”心態,主動適應大學學習模式;二是鼓足“破圈”勇氣,勇于走出舒適區;三是共赴“無限”可能,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產業發展與需求,以熱血回應時代的召喚。
職業技術教師教育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周馨燃作為老生代表發言。她結合自身的學習經歷向新生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感悟。勉勵同學們扎根專業基礎,通過參與競賽實踐讓努力轉化為實效,同時不忘以優秀校友為榜樣,不惑于外,不懼于內,步履堅實,心向光明,最終成長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的棟梁之材。數理與統計學院羅霄同學作為本科新生代表發言,他呼吁同學們珍惜寶貴而短暫的大學時光,在鉆研專業的同時保持好奇、拓寬視野、塑造人格、根植家國情懷。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錢宇航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發言,他倡議全體新生以謙遜之心汲取師長智慧,以勞模“鍥而不舍”的韌勁扎根專業前沿,學以致用,將創新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
在能源與材料學院24材化研A1班曹軒銘同學的帶領下,全體新生莊嚴宣誓:秉承“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愛國榮校、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求實創新、尊敬師長、勤奮學習,努力成為精技術、重責任、善創新的應用創新型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