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更替,華章日新。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向辛勤耕耘、勤勉善思的全校師生員工,向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廣大校友以及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愿。
時節如流,催人奮進。回望2023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我們堅持黨建引領聚合力,著力提升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整體效能,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上海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等工作穩步推進。我們積極落實教育部和上海市高等教育“兩個先行先試”要求,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學校內涵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在上海高校分類評價中位居同類高校前列,成績的取得令人振奮!
一年來,我們錨定賽道,攻堅克難。學科專業布局持續優化,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瞄準未來產業需求,積極布局新興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和“標準化工程”2個本科專業成功獲批;學校“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影響力逐步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與有關科研院所、企業單位開展深入合作,通過強化校地、校所、校企合作,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動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教學再結碩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獎項,5個項目獲202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改項目立項;生源質量持續向好,畢業生就業率高于上海市和同類型高校平均水平,就業質量逐年提高。社會服務能級有效提升,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在長三角地區進一步開拓技術轉移工作站,賦能成果轉化落地和企業轉型發展;推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著重發揮學校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核心功能,獲批“上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試點單位”“上海市專利工作示范事業單位”“上海市綠色低碳服務機構”,在主動服務、先行先試中彰顯使命擔當。
一年來,我們聚焦發展,奮發有為。學校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扎實推進,深入實施依法治校,修訂完成《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章程》,獲評2021-2022年度上海高校信息公開評議工作“優秀單位”;機構改革與優化調整穩步推進,二級單位辦學自主權進一步增強,辦學活力進一步釋放,內部治理水平持續提升。高水平人才“引培用留”不斷健全,以人才攬蓄計劃為牽引,加快人才引進,優化師資結構與用人類型,持續推進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繼續開展“優秀青年教師攀登計劃”,培養學科專業未來的帶頭人與骨干;獲批東方英才系列、白玉蘭系列、曙光學者、揚帆計劃等各類人才項目。“有組織的科研”深入開展,獲批“上海市熱物性大數據專業技術服務平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科創教育基地”等省部級平臺,榮獲上海哲社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項目等方面再獲佳績。
一年來,我們心系師生、凝心聚力,我們開放辦學、合作共贏。學校軟硬件設施能級有序改善,金海路校區拓展工程、三期建設工程順利竣工,工學大樓、學生食堂、研究生宿舍等如期投入使用,師生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校園文化和文明校園建設有力推動,以文化人,培根鑄魂,勞模育人文化、志愿服務文化、實踐創新文化特色彰顯。學生獲評“上海市大學生年度人物”“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榮譽稱號;2022-2023年共9名同學入選西部計劃志愿者;在校內外各類大型活動和賽事中,也都活躍著二工大學子奮力拼搏、敢于爭先、志愿奉獻的身影。對外開放提質增效工程全面實施,圍繞中外合作辦學、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聯合科研,以及國際化校園建設“四大核心”任務提質增效,深耕細作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交流項目,不斷提升教育對外開放水平。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體二工大人的一往無前與無私奉獻,也離不開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幫助和支持。在此,我們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對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以深化新一輪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以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上海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十大專項計劃為抓手,奮力一跳,以昂揚的奮斗姿態在新征程上挺膺擔當、實干篤行,為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上海“五個中心”建設貢獻更多力量,為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幸福安寧、皆得所愿!
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