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來源:青年報 記者:劉昕璐

22年來,54萬余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接力奉獻,譜寫扎根基層、建功西部、報效祖國的青春之歌。在今年五四青年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的回信讓上海高校師生心潮澎湃倍感振奮。時逢新一輪西部計劃正在接受報名,多所高校團委表示,將繼續動員引領團員和青年到西部、到鄉村、到基層去,用拼搏去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在強國復興的一線奏響青春挺膺擔當的最強音。
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激勵全國廣大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重任。學校團委將繼續動員引領團員和青年到西部、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拼搏去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復旦大學團委書記潘孝楠說,復旦大學團委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繼續把思想政治引領擺在首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教育引導青年懷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增強國之能。“我們將緊密圍繞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重大戰略,下好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先手棋,持續培育校園創新文化,推動優質科創資源系統集成、高效轉化,助力打通‘產學研用’鏈條。同時,我們要發揮青年先鋒力量,傳承弘揚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精神,動員引領團員青年到西部、到鄉村、到基層去,在強國復興的一線奏響青春挺膺擔當的最強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總書記回信飽含對青年的殷切期許,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指明方向。”華東理工大學團委書記魏星表示,華東理工大學共青團始終將“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作為鑄魂育人的精神坐標,引導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牢牢抓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一關鍵目標,深刻領會“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實踐要求,捕捉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科技、人才需求“第一信號”,構建貫通課堂教學、實驗室研究、產業轉化的育人鏈條,讓青年在破解“卡脖子”難題中淬煉真本領,在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涵養大格局。團結帶領廣大華理青年把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轉化為行動自覺,在經濟建設主戰場、科技創新最前沿、文化傳承第一線,以知行合一的擔當,攀登新高峰、創造新紀錄、展示新風采,讓“奮斗”二字成為青春最鮮亮的底色,詮釋“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作為一名高校共青團工作者,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團委書記宋偲蕾深入學習回信后,同樣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宋偲蕾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激勵全國廣大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重任。對此,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團委將繼續緊扣時代脈搏,始終堅持黨建帶團建,以理想為帆,把個人成長融入民族復興大局,讓青春方向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以奮斗為槳,在基層一線磨礪意志、錘煉本領,用汗水澆灌希望,在社會服務中勇挑重擔;以創新為翼,立足科技自立自強,敢為人先、擔當作為,用創意與智慧激活發展新動能;以擔當為錨,胸懷“國之大者”,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挺身而出,用行動詮釋青年的責任與熱血。“學校團委將繼續動員引領團員和青年到西部、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拼搏去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奉獻青春是新時代青年該有的樣子
“我會始終牢記自己黨員身份,朝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努力,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
看到總書記對西部計劃志愿者回信時,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2024年新疆阿克蘇西部計劃志愿者馬悅洋正在加班。雖然是“五一”假期,但正值統計口徑的報表期,作為統計局的援疆志愿者,當時,馬悅洋正在辦公室里與材料和報表打交道,總書記回信里的字里行間都讓她心潮澎湃。
“這不僅是對個人的鼓勵,更是對所有投身西部建設的青年的深切關懷。”馬悅洋說,作為新時代青年和正在新疆服務的西部計劃志愿者的一員,我們要擔當起歷史的重任,不負祖國的栽培和期望,在基層崗位上練就扎實本領,將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們一定會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建設大美新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在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的教室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文凱風為同學們剛剛講授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團課。文凱風去年7月來到服務地,現任該校團委教師,并掛職阿勒騰席熱鎮團委副書記。“讀完總書記的回信后,我深受感動與激勵,更加堅定了我當初選擇來到這里的信念。”文凱風表示,扎根邊疆、奉獻青春是新時代青年該有的樣子。他會在支教服務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囑托,用心傳授知識、傳遞關愛,幫助更多孩子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孩子們的心中深深扎根,為邊疆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微薄卻又堅定的青春力量。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2024年西部計劃志愿者管晨正服務于上海市對口支援克拉瑪依市前方指揮部、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總書記回信的字里行間流淌的關懷與囑托讓管晨更感肩上責任之重、腳下道路之明。“我會始終牢記自己黨員身份,朝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努力,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
“作為正在廣西田陽服務的一名支教老師,來到服務地,我才知道,這里對現代教育的迫切需要、對育人育才的真切渴望;我也真正認識到,祖國的西部基層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上海師范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廣西分隊隊長聶千龍說,這封回信,是對全體西部志愿者的肯定,更是對大家的教誨,我們將繼續用自己的熱血青春書寫人生答卷,用真知實踐呵護祖國的未來。
華東理工大學2021級外國語學院本科生張靜則是一名即將前往云南支教的大學生,她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學習回信。面對艱苦的環境,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不曾退縮,而是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點燃了西部教育的希望之光。作為后來者,她深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支教的決心。“我將以他們為榜樣、以總書記的勉勵為指引,用耐心和愛心陪伴每一個孩子,用行動踐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為西部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我不僅要堅守三尺講臺播撒希望,更要以春風化雨之姿,讓紅色基因在學生心田深植生根,代代相傳。我一定牢記囑托,砥礪前行,把青春熱血傾灑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奉獻詮釋青春價值。”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總書記的這封回信,讓許多曾經參與過西部計劃的青年深受鼓舞深受激勵。
一周前,青年報曾以跨版篇幅報道交大00后碩士生萬劉鑫在荒漠與高原間尋找到人生意義的動人故事。正是一年的西部計劃和兩個月的公益支教,讓他決定了明年的畢業選擇,他提前宣告回到西部的決心。
“在五四青年節之際,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的回信,我更加堅定了未來服務邊疆、奉獻邊疆的理想信念。”2023-2024年,萬劉鑫休學參加西部計劃,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服務一年。基層的實踐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邊疆治理需要兼具崇高理想信念、政策執行力和群眾工作能力的青年人才。因此,他決定畢業后回到西部工作,用實際行動和人生抉擇,來回應總書記“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的偉大號召。
段爽,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2022-2023年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服務于甘肅省玉門市。作為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展讀此信,她倍感溫暖與感動,兩年前在甘肅支教的場景又浮現在眼前。“這段經歷讓我深切體悟到教育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磅礴偉力,這正是我們全體支教團成員以青春守護邊疆教育、用知識傳遞溫暖的精神源泉,更是新時代青年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誓言的生動寫照。”
今年,段爽即將迎來自己的研究生畢業季,她選擇重返東北故土投身思政教育工作。“我不僅要堅守三尺講臺播撒希望,更要以春風化雨之姿,讓紅色基因在學生心田深植生根,代代相傳。我一定牢記囑托,砥礪前行,把青春熱血傾灑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奉獻詮釋青春價值。”段爽說。
原始鏈接:http://www.why.com.cn/epublish/qnb/h5/html5/2025-05/06/content_119_33173.htm?cu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