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來源:上海科技報 記者:吳苡婷
2022年11月30日,美國OpenAI公司發布了ChatGPT,這個對話機器人瞬間風靡全球。2023年,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就先前一步,開始布局建設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今年伊始,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研發的DeepSeek AI助手橫空出世,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高校在第一時間推動人工智能的再一次賦能,學校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聯合信息技術中心,在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成功部署DeepSeek R1大模型。全校師生在校內可通過訪問平臺網站獲取相關資源與支持。
短短兩年,由于人工智能的全面賦能,該校的科研工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面貌,涌現出大量的科研成果。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智能感知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還于今年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日前,記者走進了位于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內的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了解該平臺的工作模式和已形成的工作經驗。
全力托舉科研 第一時間推動人工智能賦能
作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十四五”規劃中人工智能新興交叉學科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已經完成一期算力、存儲和可視化建設以及二期信創擴容,已形成集訓練、推理、存儲和可視化為一體的創新服務平臺。該平臺具有CPU雙路計算節點9臺,A100、A800、天垓150等GPU訓練和推理節點15臺,支撐學校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以及校級的人工智能通識課、人工智能微專業建設。
在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一塊超大曲面的電子顯示屏展現在記者的面前,各種科研項目的運行狀況在電子顯示屏上清晰地展示出來,讓人目不暇接。
院長張博鋒教授介紹說,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是一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綜合性科研平臺,集成了高性能GPU和CPU算力系統、并行存儲技術、可視化交互系統及跨學科軟件支撐基礎,致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深度融合。平臺以高算力大模型計算為核心,結合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高效的數據存儲能力,基本能滿足多學科交叉研究對計算性能與數據存儲的高要求。全校師生在校內可通過訪問平臺網站獲取相關資源與支持。
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建設背后是學校領導班子強有力的支持。2023年年初,學校就決定重點建設該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校領導也是高度重視,在各種節點上進行質量把關。
算力和大模型托舉 師生科研工作大大加速
“平臺的兩大法寶分別是算力和大模型,平臺上有幾十種算法可供師生們選擇。另外,高校的計算機專家都有能力做類似‘豆包’這樣的智能工具,學校計算機學院的專家們也制作了一些智能工具,旨在打造AI+X的科研模式,方便各個學科的師生們做各種類型的科研探索。”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技術負責人沈文楓教授介紹說。
能源與材料學院肖永厚教授對平臺的助力贊不絕口,這兩年他成功預測一系列多孔吸附材料(如分子篩、活性炭和硅膠等),并揭示其構效關系,為高效吸附材料的設計開發提供新思路,同時發表了多篇高質量論文。他說,原來需要幾年才完成的科研工作,有了平臺的支撐,現在只需要幾個月就可以順利完成,對科研工作有很大幫助。
數理與統計學院的薄婷婷博士也是平臺的受益者,她的研究方向是二維非貴金屬高效光催化和電催化材料的設計。她告訴記者,有了平臺算法和大模型的助力,在銻烯氮還原催化劑設計領域已建立了完整的建設框架和篩選標準。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王騰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圍繞光纖模場的分解、重構以及模場純度的計算和分析展開。在平臺的助力下,他模擬的光纖場純度越來越高,可以大大減少通訊中的干擾,未來有望很好地賦能通訊領域。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和聯合汽車電子等公司共同開展自動駕駛方面的校企合作,相關項目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研成效。
“要在高速公路上實現自動駕駛,需要進行精確的環境感知,當前主要利用視覺、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進行環境感知。如果運用傳統算法,要想完成精準計算難度較大;而在GPU算力系統上,按照端到端模式,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完成精準計算,其計算速度提高了20多倍。”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宋紹京教授說。
沈文楓說:“我們運用了多模態(文本、視頻、圖像)數據聯合計算,在云端的大模型中不斷計算和迭代,大大提高了計算的精準度。目前在變道點前0.5秒的變道意圖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6.96%。變道意圖的識別準確率的提升也帶來了軌跡預測性能提高的表現。”
未來會加大投入 還將向社會開放
“未來所有的學科都將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賦能,這段時間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老師們已經下到各個學院進行培訓,指導和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使用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師生們的積極性很高。”張博鋒告訴記者。
除了科研工作外,校內的管理系統也在平臺的助力下得到了升級。“比如,我們打造的智能工具讓校內的發票識別系統變得更加智能化,圖書館的管理也更加系統化。”沈文楓介紹說。
據介紹,未來平臺還將不斷擴容,同時向社會開放,賦能社會經濟發展。學校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薛建新副教授介紹說,目前我們已經有不少和校外合作的成功案例,比如,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科研人員和上海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上依靠牛頓力學來模擬分子體系的運動,進行蛋白質結構的模擬。這個模擬和計算對藥物小分子的篩選有很大幫助,可以觀察其是否能和靶點進行緊密反應和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對于數據安全性的問題,我們也進行了周密考慮,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有加密的安全性服務。對于校外企事業單位來說,在厚技智算協同創新平臺上進行算法和大模型賦能是十分安全的。”薛建新說。
原始鏈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