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級單位,機關及直屬各部門: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發布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動項目申報通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標
聚焦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進人工智能與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重點領域深入融合,重點提升模型基礎、語料服務、算力供給、行業公共服務等能力。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個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不少于100項核心技術突破,建設不少于200個具有標桿性的示范應用項目。
二、實施“人工智能+”重點行動
1.“人工智能+”科學技術。支持科學大模型建設應用,推動基礎科研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支持人工智能與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等領域技術協同創新。支持建立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組織形式。
2.“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快發展在線新經濟,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在數字內容、金融科技、新型應用等領域發展。支持在商務、法律、交通、物流、咨詢等領域,推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廣泛應用。支持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推廣人工智能驅動的工藝優化。支持人工智能在農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中的應用。
3.“人工智能+”消費提質。支持人工智能在拓展“文商旅體展”消費新場景的應用;支持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終端研發與應用,支持人工智能與元宇宙、低空飛行、增材制造、腦機接口等技術融合和產品創新。
4.“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支持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領域落地應用;支持人工智能在輔助診療、健康管理、醫保服務、養老托育等場景應用;支持人工智能在文化生產、傳播、交流過程中的應用。
5.“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支持人工智能在安全生產監管、防災減災救災、公共安全預警、社會治安管理、網絡空間治理、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應用。
6.“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支持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出海,支持人工智能海外場景落地應用;支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治理規則、技術標準,支持建設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平臺。
7.具身智能機器人示范應用。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在物流裝配、工業制造、商業零售、醫療康養、家政服務等重點領域打造應用示范標桿場景,落地創新場景應用。
三、強化基礎支撐能力
1.提升模型基礎能力。支持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推理模型研發,支持模型安全技術研發與風險評測體系構建,支持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關鍵技術攻關。
2.加強語料供給創新。支持研發多模態數據采集和數據合成相關關鍵技術,支持構建多場景、多模態、價值觀對齊的高質量行業語料數據庫,支持建設物理AI數據采集與仿真平臺,構建世界模型3D素材庫。
3.加強智能算力供給服務能力。支持人工智能高性能訓練、推理芯片及端側芯片的研發應用,支持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系統,支持適配異構芯片訓練、推理協同優化和加速技術,加快超大規模智算集群技術突破和組網應用。
4.加強具身智能技術攻關。支持感知決策模型、運動控制模型、具身協同技術、具身語料技術、自主操作系統、核心零部件等核心技術攻關。
5.建設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支持人工智能前沿領域安全治理、共性技術研發、測試評估、中試驗證、生態賦能等領域的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四、申報事項
本次“人工智能+”行動項目支持“先導產業創新發展( 人工智能專題)”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發展”2 個方向,具體見附件。
(一)申報條件
1.項目執行期一般在兩年內(最遲不超過2027年12月31日),原則上不支持已完成建設的項目;
2.原則上已獲得其他市級財政性資金支持的項目,本專項資金不再給予支持。
(二)申報方式
本項目每個單位限額1項,請各二級單位于9月15日11點前提交本部門預申報清單至kyjh@sspu.edu.cn,學校根據申報情況擇優上報。
(三)聯系方式
具體支持方向咨詢方式,見附件。
1.先導產業創新發展(人工智能專題)支持方向
2.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發展支持方向等
科研處
20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