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我校“創新材料驅動綠色未來:前沿探索與挑戰應對”學術論壇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材料科學前沿與綠色產業變革,系統探討綠色材料關鍵領域的理論創新與應用路徑,破解技術瓶頸、深化產學研合作,為材料科學驅動綠色轉型提供智力支持。中國工程院干勇教授、黃崇祺教授作主旨報告。校領導謝華清、白建峰、丁彬以及相關二級單位負責人、師生代表等近400人參加活動。論壇由副校長丁彬主持。

校長謝華清對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與感謝。他指出,當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材料科學正深度融入并重塑現代產業。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近年來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在構建“材料 +”交叉融合創新機制、打造特色優勢學科群、搭建未來產業學科平臺等方面開展工作并取得成效。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交流合作,為學校規劃“十五五”學科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助力材料領域前沿技術突破與可持續發展。

干勇以“面向2035的新材料技術創新思考與展望”為題,深入剖析了當前我國新材料領域在技術創新、產業布局等方面的現狀。他結合國際前沿動態,闡釋了未來材料技術的發展目標,對我國建設“材料強國”作了前瞻性分析。

黃崇祺作了有關高溫超導電纜應用場景與產業發展的報告。報告基于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與挑戰,闡釋了探索新技術應用與工程建設新機制,深化高溫超導電纜綜合能源系統應用研究,助力行業形成需求與技術互促格局,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午,兩場分論壇同步開展。學術交流中心201會場由江南大學劉天西教授、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姜學松教授主持。復旦大學車仁超教授、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劉宣勇研究員、同濟大學王啟剛教授、東華大學王先鋒教授、清華大學馬維剛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世勇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林紹梁教授、北京化工大學于中振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張軍研究員,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顧驍坤教授等圍繞各自研究領域作了精彩報告。學術交流中心301會場由上海交通大學范同祥教授、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狄增峰研究員主持。中山大學/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天津大學李立強教授、南昌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張深根教授、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黃曉宇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龐烜研究員、中國瑞林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葉逢春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楊鵬教授、東華大學李召嶺研究員作有關報告。

本次論壇以“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產業落地”全鏈條視角,彰顯了學校在新材料“戰略科技力量”的主動作為,推動了學術界與產業界在材料設計、資源循環、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有效促進了對創新材料前沿的探索與跨界合作,對于加速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相關學科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